三菱帕杰羅-老兵或許會凋零,但山貓永遠不死
原創/江浩
主編/孟笑宇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這句從西點軍校流傳開來的歌詞,是一個老兵的哀鳴,如蒼老掉隊的孤雁逆風北飛,亦如草原上脫離族群的孤狼垂垂老矣。
遺忘是人類的本能,卻也是老兵的傷痛,他們不怕戰死,卻害怕被遺忘。
「老兵不死,只是會逐漸凋零」,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不管你曾經獲得過多少榮耀,那些關注你的目光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凋零。
但生活在那么美洲的「潘帕斯貓」卻不會。因為其生來就孤獨而神秘,有著美洲豹的力量,又像貓一樣靈巧,不管面臨任何極限而惡劣的環境,它總能靠著本能頑強的活下來。
而這,又像極了三菱帕杰羅——其也是眾多越野車中與眾不同的存在。Pajero這個名字也正是來源于Pampas cat,當然我們更喜歡親切的稱呼其為「山貓」。正如古人堅信貓有九條命——老兵或許會凋零,但「山貓」永遠不死。
男人的骨子里透著野性與征服欲
當收到2020款三菱帕杰羅深度試駕活動的邀請時,我是極度興奮的。對越野我絕對算不上狂熱的喜愛,甚至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考慮過會入手一輛硬派的越野車去玩深度的越野。
但正因為自己不會主動去,所以就會更加珍惜這樣的機會——誰不想見識一下沙漠的廣闊,戈壁的無垠,冰川的雄偉而神圣?
從重慶高鐵到成都,再飛到蘭州,最后轉機到了此次試駕活動的第一站——敦煌。
一路的跋涉沒有讓我感到絲毫疲憊,又或者說身體已經疲憊,但靈魂卻一直處于亢奮狀態。
我知道這無關西部時間與北京時間的時差,但在真正坐進帕杰羅車里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的興奮只是單純因為即將見到幅員遼闊的美景,后來才發現原來這不過是男人心動的表現。
因為男人骨子里的野性充滿了對征服未知事物的欲望,這時候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一輛純正的硬派越野車型,那種感覺仿若初戀。
被黃土掩埋的歷史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于經濟,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是中西交通的咽喉鎖鑰;于文化,這里有莫高窟與飛天壁畫,是是佛教東傳的通道和門戶,也是河西地區的佛教中心;于軍事,這里有春風不度的玉門關,是曾經的邊陲要塞。
這里每一寸黃土都有歷史的痕跡,每一粒黃沙都歷經了上千年的歲月。
敦煌見證了朝代的更迭,從夏、商、周時羌戎族在此游牧,到漢武帝派張騫打通絲綢之路,再到魏晉南北朝十六國群雄逐鹿,中間經歷了唐玄奘取經折返,經歷了吐蕃占領河西,再到張議潮占據河西、隴右,占據敦煌,歸附于唐朝……
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壯烈的英雄,也有過凄美的愛情,來過騙走了中國瑰寶的斯坦因,也來過為了「保護信仰」,卻因無知而被套上「賣國」高帽的王圓箓……
這片土地上經歷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這一切都已經隨著風沙,被歷史深埋在了黃土之下。正如前面所說,遺忘是人類的本能。
歷史之所以能夠長存,是因為有書籍的記載,這些曾經的傳奇,到現在不過成為了史書、文獻上一篇就能翻過的紙——這不叫記住,這叫記載。
再厚的沙土也不死倔強的山貓
駕駛著2020款帕杰羅,離開莫高窟穿越沙漠,前往大浪灣露營地。車子趟過的每一條小河,輪胎壓過的每一粒黃沙,都代表著我們離沙漠越來越近,而越往沙漠深處走,越感慨歷史上那些橫穿沙漠的壯舉——不管是取經而歸的玄奘,還是十隊出行只得一人到達長安的悟真和尚,都是戰勝命運的勝者。
其實坐在帕杰羅車內,也能夠感受到一點歷史的味道。在我小的時候,表叔有一輛墨綠色的帕杰羅,只是那個時候我以為這車就叫三菱。
和那時候相比,新車的內飾依然透著硬漢的風情,雖然指南針,水平儀和海拔表從機械式的儀表集合成了液晶儀表,下方也加入了大尺寸的觸控屏。
但該保留的機械感一個都沒丟,比如后差速鎖的開關,又比如經典的「雙檔桿」——一個控制變速箱,一個則是控制四驅。
儲物空間上雖然沒有太大變化,但新增了支持手機無線充電的小暗格,至少讓大家的手機有了歸宿。畢竟買帕杰羅的用戶(或許用玩家更合適)更多是為了玩越野,物資放后備箱就足矣。
所以說在我看來,2020款帕杰羅的變化更多意義來自于「精神層面」。比如全新的打孔真皮座椅靠背被印上了山貓形象的標準,而且采用了刺繡工藝,更加彰顯氣質。
車的外觀部分同樣也沒有大的變化,但在進氣格柵、輪轂以及車尾門也都加裝了山貓紀念金屬硬標,車身側面的拉花也融入了山貓的元素,總之就是將「山貓」的概念具象化到了車上。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賣弄情懷,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激勵。這種感覺,只有隨著車隊在沙漠上飛馳才能體會,我甚至在車內不禁遐想「只是一個車隊就讓我心潮澎湃,古時候千軍萬馬在這沙漠戈壁之上,舉著戰旗沖鋒會是怎樣一種壯觀的景象?」
不想被黃土掩埋,那就只能選擇在時之沙中重生,作為一輛硬派越野車,帕杰羅想要徹底改頭換面,或許只能選擇像路虎發現一樣選擇向都市、公路妥協,但帕杰羅的骨子里是山貓,如果變成了「寵物貓」還有何意義?所以說此次將「山貓」元素以視覺的方式強化,更多意義來自精神層面上的激勵。
如果不是自己暫時的加入了「山貓家族」,我或許對于這種方式的小換代也不會認可——因為在旁人眼中,這臺3.0L的自吸發動機和5AT變速箱真的太老了。
這種觀點直到我們從戈壁路段真正駛進沙漠時有了轉變。不是2020款帕杰羅沒有改變,而是因為作為一輛硬派越野車來說,綜合考慮價格因素來看,其不但足夠優秀,也足夠經典。
雖然說3.0L+5AT的動力組合讓其在動力上略微乏力,但因為是自吸發動機所以換擋更加平順,在越野路段大部分情況下比起追求速度的極致,其實更看重的是保持動力輸出的穩定。如果在公路上有超車需求,其實老司機配合手動降檔也綽綽有余。
我們的面前是一座需要仰望的沙丘,也是戈壁與沙漠的分界線,雖然此前做好了要沖沙的準備,但對于越野經驗并不豐富的我來說,對于沙漠駕駛的認知僅存在于需要提前下車調整胎壓。
教練組將胎壓調整到0.6-1.8bar之間后,我坐進車內面朝未知的沙丘,掛入手動一擋,同時將四驅檔桿摘進4HLc——高速四驅模式。
帕杰羅能夠保證這么多年不換動力系統,其自信正是來自于這套獨屬于三菱的「超選四驅系統」。
在時速100km/h以下任意切換2WD和4WD,甚至在同樣100km/h以下保持勻速直行不停車而直接打開或關閉中央差速器鎖;
最后,它在高速四驅4H擋時,中央差速器是可以隨時調節前后扭力分配的,更具主動性,并以此延伸出ASTC主動穩定及牽引力控制系統。
放下手剎,滿油踩到底,自吸發動機的獨特聲浪猶如這只老山貓發出的低吼,不需要其他的多余操作,論越野山貓比我更專業,我只需要雙手穩住方向盤,便輕松的沖過了沙丘。
沖上沙丘的一瞬間,因為不清楚沙丘峰頂的另一端路況,最正確的做法是收油,朝視野可見的路面微調方向——當然這只是理論上。
因為我們試駕的路線教練都已經提前勘測過,大家都知道坡上面是一塊平地,所以沖上坡的一瞬間我并沒有收油,卻忘記了正在上面拍照的官攝團隊。
下意識的向右猛打了下方向——我真的在某一瞬間以為會翻車,還好得益于半承載內嵌大梁的車身,讓帕杰羅擁有不弱于非承載式車身的車身強度,同時在高速過彎時,也更加穩定。
當我順利登上沙丘的那一刻,才明白——帕杰羅永遠都是那個經典的山貓,那骨子里的倔強或許只有深愛越野的玩家能懂,因為山貓永遠不死。
海拔攀升!前進的方向無界
在沙漠里的大浪灣露營地里安營扎帳,修整一晚后包括我在內也算是真正融入到了越野的生活之中,特別是在沙漠里骨子里的性格都會不自覺變得更加灑脫、豪邁。
雖然頭一天沒有時間去看看月牙泉,但卻有幸在沙漠的清晨見證了真正的「日月同輝」。
離開沙漠,朝著青海前行。穿越了無人區,經過了鋪裝路面,一路過來人與車之間的配合越發默契,但隨著海拔的升高這段路對于每個人來說都算是一個小挑戰。
如果說沙漠的遼闊沒有想象中荒涼,偶爾還能見著幾株駱駝刺。那么在黑戈壁上真的是寸草不生,哪怕在行駛中遇上了西部罕見的雨水,但上蒼的這一點眷顧并不能改變這片土地的瘠薄。
直到路過了白戈壁,才又見到寥寥幾顆駱駝刺。而稍作休整,我們就將進入青海界內,前往翡翠湖。
剛好有位摯友是青海人,在休息時跟他閑聊了幾句,離鄉多年的他激動的讓我給他拍點短視頻——因為他自己都不曾去過冷湖鎮,跟不要提去看翡翠湖。這也可見我們去的地方有多偏僻,就連青海市內的本地人都不曾來過。
在戈壁灘上遇到的那一場雨斷斷續續跟著我們到了冷湖鎮,雖然大概率知道今天的翡翠湖看不到想象中的「天空之境」,但大家依然抱著一絲希望驅車前進。
奇跡沒有發生,到達翡翠湖時依然下著小雨。雖然心有遺憾,但依然能想象出藍天白云下的晴天來到這里,將是怎樣一副壯麗景象。
更何況這場雨對于常年干旱的西部而言是恩賜,所以也沒有過多抱怨——至少我早已經忘了來西部的初衷是為了見證風景,當面對雨霧,大家打開前后霧燈才能彼此保持車距時,我的內心甚至涌起一絲興奮——我期盼著前方有更復雜的路況,能夠讓山貓帶著我一起去挑戰。
隨著海拔的攀升,坐在2020款帕杰羅車內的我,在這一刻真正體會到了越野的樂趣所在,不止是能夠領略不同的風景,更在于對未知的探索,對朝著無界的方向前進的期待。
在遺憾中尋樂
最后一天的行程原計劃是前往西北地區最大的平頂冰川——敦德冰川。再出發前也正是因為這項行程,徹底打動了曾經對越野不太感冒的我。
然而前一天的雨不但沒停,還一直持續到天明。在隨行教練團隊前后兩次勘探路線后,決定放棄前往郭德冰川。
海拔超過4500米的郭德冰川由于下雨溫度降低,山腳積雪都已經超過了40厘米,再加上雪山美景也藏匿在了陰雨之中,所以只能放棄原計劃。
雖然心里感到遺憾,但這時候冒險前去實在不是明智之舉——畢竟一只合格的山貓不是一味勇猛、魯莽,正因為其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在南美洲獨活。
從領隊教練從手臺中傳出的聲音,可以聽出來他比我們更加失望,因為他是真的很想帶大家去見識下冰川的雄偉,所以難免有點不甘。
但作為領隊,他有義務保證大家的人生安全,所以決定帶大家在「遺憾中做樂」,穿越中國最大的雅丹地貌群——柴達木雅丹地貌群,前往德令哈。
從一段不遠的高速下來以后,又是熟悉的戈壁,這里完全沒有鋪裝路面,想要穿越柴達木盆地的雅丹地貌群,就需要穿越過真正的無人區。
一路下雨,經過了數不清的搓板路、涵洞,好在經過了兩天的駕駛,基本上已經對車輛比較熟悉。
而且在帕杰羅原廠狀態下最下離地間隙235mm,最大涉水深度700mm,最大接近角36.6°,最大離去角25°,最大通過角22.4°的硬件下配置,我們也有這個自信面對各種路況,爬坑沖坡都不在話下。
遇到雨后的泥濘路段,將四驅擋位掛入低速四驅,打開后橋差速鎖,靠著扭矩的力量穩穩爬上去。
在經歷了一路風雨與顛簸后,教練組帶著我們依次沖下一段長下坡后,獨特的雅丹地貌映入眼簾。
據科學家研究認為雅丹地貌的形成,是褶皺隆起與斷裂破碎的第三紀地層,經周圍山地陣發暴雨洪水的侵蝕切割,又經過長期強烈的風力侵蝕,軟硬巖層抗蝕能力差異而形成土墩與溝槽相間排列的地貌形態。
在看慣了無垠的沙漠與隔壁后,突然看到怪石聳立的雅丹地貌,有一種誤入了「沙漠桂林」的錯覺。
而這時候或許是蒼天眷顧,太陽劃破了厚重的烏云,當陽光灑在這片土地上,沙漠、戈壁、雅丹怪石之間顯得更有層次感,似乎與藍天無縫連接。
這一刻才終于體會到了廣袤無垠的含義,明明是在荒漠中、高原上,卻總會感覺這里的空氣更清新。
如果不是教練團隊時刻提醒大家「這里是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原」,我估計不少人都會選擇在這人生難得一見的壯麗景色下,狂奔、吶喊,去發泄掉自己的一切負面情緒。
其實,哪怕只是坐在帕杰羅車內,看著沿途的西部風光,就已經足以讓你的內心得到凈化。
越野心在山貓不死
或許最開始我認為此行的目的除了能領略大好風景之外,更多意義不過在于能夠像好友炫耀——我穿過了沙漠,爬上了冰川。
但那只是浮于虛榮的層面,而在與2020款帕杰羅相處5天下來,我不得不承認中了「越野的毒」,我回到家后更想跟家人、朋友訴說的是與山貓沖上了多少個陡坡,又如何從泥濘中脫困……
吸引我的不再是去終點的美景照相打卡,而是與2020款帕杰羅一起征服、探索的過程——因為再好的相機也比不上自己的眼睛,沿途皆是美景。
這也是男人們熱衷于越野的原因所在,或許有更好的交通方式到達目的地,但穿越一次無人區,沿途所見不止是為了增長見識,更是一個凈化心靈的過程。
而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愛上了帕杰羅帶給我的越野快感,這只山貓將我骨子里的野性徹底釋放了出來。
我不知道下一次這樣深度的試駕會在什么時候,更不知道合適才會與山貓再次相遇?;蛟S等到有一天賺到了足夠多的錢,又足夠的閑時,我會認真的考慮入手一輛帕杰羅?,F在我相信那句話了「不相信情懷的人,只是因為自己還沒融入這個圈子」。
越野就像會傳播的病毒,能夠在不知不覺中讓你感染,并沉迷其中,只要有一個人的心中還有一點野性,想要去探索、征服、越野,那么山貓就將永遠不死。加上最近老戰友豐田霸道停產,這讓越野玩家的選擇變得更加有限。
不是山貓在賣弄情懷,而是消費者的情懷只剩下了山貓。
當然,我也期盼著三菱的下一次深度試駕——因為「郭德冰川」還沒去呢,留著點遺憾或許也是為了下一次與山貓更好的相遇。
本文來自大風號,僅代表大風號自媒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