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去敦煌游學?
敦煌是世界藝術寶庫里的一顆明珠,位于中國西北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一被高山和沙漠、戈壁環繞的小綠洲,平均海拔1100米。敦煌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上有著光輝的篇章和燦爛的文化,境內名勝古跡星羅棋布,自然風光奇特迷人?,F存有石窟寺廟遺址、古墓葬群、漢長城、關隘、古城、烽遂、古驛站等文物景點241處。舉世聞名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莫高窟,千古絕唱的陽關、玉門關、非凡神奇的鳴沙山、月牙泉,具有傳奇色彩的渥洼池、三危山、雅丹魔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的文化藝術和漢長城、懸泉置的歷史遺跡,無不令人心馳神往,留連往返。
自1900年農歷5月26日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產生了一門世界性的學科--"敦煌學",圍繞著藏經洞藏經的發現、流散和回歸,幾乎在世界范圍內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喜劇。
日本人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
英國人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英國;
法國人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法國。
而1500年前南朝詩人劉孝先就有“敦煌定若遠,一信動經年”之佳句。
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曾經指出世界歷史四大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中國的敦煌,再沒有第二個。
敦煌是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叉點,也是一座藝術的殿堂。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在1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雖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元代以前數十個朝代的洞窟735個,其中有壁畫的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像2000余身,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于世,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長王旭東先生說:“如果中國年輕人自己都不再能讀懂我們祖先有過如此燦爛的文明,我們就算留住了有形的石窟,也失去了文化的根基?!?br/>到敦煌去聆聽敦煌語境、用您的慧眼欣賞彩圖,用知識精煉文字,用專業思維流露柔美、用您的智慧推進××產業……去敦煌來一次文化審美和視角閱讀的盛筵!
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賞析神靈的杰作,讓心靈感觸神的召喚,去往敦煌感悟藝術、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與敦煌相遇源于藝術、行于探索、求于靈感激發,這是一場命中注定的神奇相遇,何時與敦煌相遇,從××月××日敦煌藝術游學開始……
參考文獻:
《向達先生敦煌遺墨》、《敦煌帶我去遠方》、《敦煌百年--一個民族的心靈歷程》、《敦煌學與佛教雜稿》、《敦煌古籍敘錄》、《敦煌學術史叢稿》、《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鳴沙習學集》、《敦煌鑒賞精選50窟》、《敦煌:眾人受到召喚》、《這盛世如飛天所愿》、《敦煌石窟藝術簡史》、《藏經洞打開了百年悲歡》、《人類的敦煌》、《大唐西域記》等,以上引用如有不到之處,還望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